记得一位博友和我一样是个资深码农,他的博客副标题写的是:农妇、山泉、有点田。那是我第一次见到如此有趣的调侃。细聊起来以后,就明白这是生活在大城市中人们的一种普遍心态,是城市病下大家对自然的一种本能渴望。
提起农民与城市,不得不提国内正在进行的大规模“城市化”运动,听说一来政府可以进行更有效的社会管理,二来也符合民众都喜欢往城市特别是大城市迁移的需求,三来还可以发展房地产业提升GDP增长。似乎于政于民都是件大好事。
新型城镇化,图片来源百度百科
但人口高度密集居住在城市里,导致四目高楼林立,而不是树木成荫,丝毫不会给人带去愉悦;同样灰尘与汽车尾气漫天,而不是蓝天和鸟语花香,也令人心生烦躁;更不要提一个城市每天所产生的垃圾都是以万吨为单位;也不敢想象北京严重缺水需进行的大规模南水北调,为了维持这样一座又一座钢铁城市的超负荷运转,需要破坏与透支我们多少子孙后代的生态与资源呢?
大规模的造城运动,大跃进似的农民市民化,只会进一步加重城市病,在人口负担重,资源加速枯竭,环境污染无可救药的今天,只有借鉴发达国家进行逆城市化、人口分散化、去工业化的发展道路,才符合国民长远利益。
当下的交通、网络、通讯都已经非常发达,我认为生活质量上,显然大城市已经不如小城市,小城市不如小镇,小镇不如小村。听说淘宝购物快递已经可以抵达中国任意一个乡村。如果还是不明"逆城市化"这个概念,可以参考新西兰——这个超级大农村,就是践行霍华德田园城市思想,实现自然之美、城市乡村化、田园化的典范。
新西兰的私人住宅全部都分散在郊区,通过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可以直抵市中心。这种将人类社区包围于田地或花园之中的模式,使得人们不仅可以坐在在家门口享受自然风光,闲暇之余也可以自己动手在自家花园里体验种花,种瓜,种果的乐趣;同时又能在15分钟内就抵达繁华的CDB上班与购物,充份享受现代都市带来的便捷与灯红酒绿,实在是鱼与熊掌兼得。
(田园城市的规划模式在上世纪50年代风靡全球,但在中国被简单地称为资本主义的“大马路+独幢住宅+花园”模式,从60年前起就被各种讥讽并唾弃到现在。中国走的是完全与"霍华德田园城市"相反的"勒·柯布西耶梦幻之城"模式。但大家可能不知道的是,勒·柯布西耶是个十足的激进分子,是机器美学的奠基人。这个家伙极度崇拜工业之美、机械之美,崇拜“机器下的住宅机器化”,高度赞扬“钢筋混泥土的美”,极力主张将城市往空中发展。)
新西兰和谐的生态环境,独特秀丽的风光,是自然的美,其实也是“纽村"全体村民们人为养护的。
当19世纪中期英国迫不及待把各种犯人扫地出门到澳大利亚时,而他们自己的工人和中产阶层也开始拖儿带女陆续迁居新西兰。从一开始就具有的强烈主人翁意识,使他们格外珍惜大自然的慷慨馈赠,也格外注重以科学方式开发土地、利用资源。
NZ大部分土壤并不适合耕种谷物,如果为养活人口而强行种庄稼,只能使土质衰竭,从长远看无异于自杀行为,断绝子孙后路。他们意识到,新西兰冬天相对温和的气候,又没有野狼等凶猛攻击动物,为放养牛羊提供了理想条件。所需要的只是用木桩把牧场围栏起来,再养几只牧羊犬去代为发号施令。
如此,才保持了这宛若天上人间的秀丽风光到今天。
到过新西兰的人都感到纳闷:偌大的地方,怎么不见个干活的人影呢?
从事畜牧业不像种庄稼,不需要一年四季脸冲地背朝天的辛苦劳作。更多是室内农活,挤奶、剪羊毛都有。新西兰农民讲究科学养殖,对草场管理尤其下功夫。草籽要精心挑选培育,牧草的蛋白和糖份含量要严格保证,出产量要密切掌握以确保持续过冬。
随着消费者日益注重健康饮食,新西兰农民及时杂交繁殖那些产奶脂肪更低、蛋白更高的牛羊品种。并且开始生产具有丰富抗体的奶,专门处理供应犹太人的奶制品,甚至还有巧克力奶酪。
我不是农民出身,但我在中国干过农活。大致体验到做农民的贫穷、辛苦,更有那挥之不去的谦卑和屈辱。去过美国后发现,种田不用那么累,农民是一种有地位、可自由选择的职业,而且可以非常富有。不过,当时我并不羡慕他们,只幻想将来老了或许办个小农场,养些狗儿马呀安度晚年。
来新西兰之后,使我看到一个全新的世界,看到了另一类的农民生活。心情舒畅,做自己的主人,从事身体力行的农活,享受无尽的乐趣。实在让人嫉妒。
我知道,这么看有些简单、理想化,生活毕竟不只是欣赏风景。但人总要有点幻想,有点期望。而现在就想沉浸于田园风光,就想在新西兰做个农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