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西兰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、遍布原野的牛群羊群、纯朴动人的毛利文化魅力四射,招揽着全天下的游客。


保留原始生活方式的毛利人

  新西兰全国30%以上的国土为国家公园、生态保护区和自然遗产地。这里水碧绿、天湛蓝,水中成群嬉戏的红嘴鸥等水鸟不时从人们的头顶掠过,构成一幅幅人鸟和谐相处的生动场面;这里青山逶迤、古木参天,青山翠树之间,山鹰翱翔,白云袅袅;这里雪山皑皑、冰川摄人,游人可以搭乘滑翔机或直升机鸟瞰雪山冰川的天然美景,也可以徒步穿越冰川,尽情欣赏大自然的鬼斧神工。

  这些国家公园、生态保护区和自然遗产地内的基础设施,包括公路、宿营地、步行道等均由新西兰政府投资建设,免费向游人开放。国家公园、保护区等是生态旅游区,更是新西兰保护生态和生物多样性的科研基地、公众教育基地,目的都是保护自然、维持原生态。

  在新西兰,你会时刻感受到毛利文化的存在,毛利人是天生的艺术家,毛利文化是新西兰特别注重保护的原生态文化。据人类学家考证,毛利人原为亚洲居民,公元3世纪时漂洋过海,迁徙至南太平洋的波利尼西亚群岛。公元850年,他们在凭借星辰导航的族人库珀带领下,横渡大洋,登陆新西兰。到公元1200年,毛利人已分布在新西兰北岛和南岛的许多地方,毛利文化在异域他乡逐步形成,并流传下来。

怀唐伊的雕像柱(Poupou)
怀唐伊的雕像柱(Poupou)

  毛利人的文化绚丽多彩,体现在他们对传统艺术和当代艺术的追求之中。传统艺术包括:雕刻、编织、组舞(kapa haka)、讲演(whaikorero)和纹身术等在全国各地历久不衰。艺师们不仅继承了祖先沿用数百年的技艺,更发展创造出了新的技和形式。毛利人的当代文化包括:艺术、电影、电视、诗歌、戏剧和嘻哈乐等。

  来到新西兰的游客立刻就会注意到许多地名来自于毛利语。最初,游客可能感到毛利语如同天书一样,简直不知道如何发音。事实上,毛利语很有逻辑,发音方式很规则,这点与英语不同。

  毛利人的欢迎仪式(powhiri)以挑战(wero)为序幕。由主人(tangata whenua)一方的勇士向客人(manuhiri)提出挑战。这名勇士通常手持长矛(taiaha),会将一个象征性的东西(通常是一段小树枝)放到地上,客人应将树枝捡起,以示自己为和平而来,不抱任何敌意。然后,主人一方的女士们(kuia)会为远道而来的客人表演节目(karanga),通常是高声呼唤或吟唱。来客中的女宾们在经男宾前方步入会场时应做出回应。

毛利人的见面问候礼
"洪伊"(Hongi)是毛利人的见面问候

  毛利文化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是刺青和歌舞。刺青是毛利人的民族艺术,也是世代传承的文化精髓。与通常所见的文身不同,毛利人的刺青蕴涵神圣意义,具有等级之分和地位象征。

点击查看原图
毛利人的刺青艺术

  毛利人的每一幅刺青图案都独一无二,就像每一个人的简历,分别记载着他们的职业、地位、成就等。对于毛利人来说,刺青非常重要。凡经常抛头露面或居于重要地位的男士,都要在脸上、腿上、背部和臀部刺上柔美的曲线或漩涡状花纹;女人一般只在嘴角和下巴处刺上花纹。男士面部的刺青花纹越是浓墨重彩,重重叠叠,越表明其地位显赫。出于记载事件和图案重叠效果的考虑,很多男士身上的刺青需要多年时间分步进行。

点击查看原图
毛利战舞

  毛利族男女都能歌善舞。男士舞蹈较为震撼。他们跳的“哈卡舞”表现的是骁勇善战的男士们参加战斗的场景(毛利战舞)。在一次太平洋岛国论坛会议开幕式上,记者有幸观赏。数十名身材魁梧、手持利器的毛利族男士似一个个勇猛的武士,在宽敞的草场跳起了“哈卡舞”。武士们上身裸露,前胸、后背和双臂上抢眼的刺青使他们显得格外威风凛凛。战斗中,他们时而发出震耳的声音,表明对来犯之敌的威慑,时而瞪目吐舌,以示不屈不挠,顽强战斗到底。表演过程中,一缕轻风吹来,一阵细雨飘过,草场的尽头架起一弯彩虹。武士们棕黝色皮肤上的刺青在彩虹的映照下,更加华丽夺目。谢幕时,武士们列队在论坛首脑们面前,再次瞪目吐舌。这一次可不是表示“不屈”和“顽强”,而是向各国领导人表示热烈欢迎。

点击查看原图
来自毛利人的问候

  毛利文化是新西兰的国粹,又是大众喜闻乐见的原生态文化,不仅在大型活动中可以看到,在每一个游人中心也都有专门的表演。任何一场演出都原汁原味,没有任何修饰和包装,更没有任何商业烦扰。

[转载来源:人民日报]